連日來,河南新鄉(xiāng)輝縣市高莊鄉(xiāng)土樓村平菇種植基地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走進超宇平菇合作社種植大棚內,朵朵如云般的平菇從菌棒中“鉆”出,一片接著一片,鮮嫩油亮,當地村民穿梭在菌袋中忙著采收,不一會兒就裝滿一筐。
“我是在新鄉(xiāng)市牧野市場有個檔口,每天都要來這拉兩三千斤平菇,他們家的平菇賣相好、口感好,顧客也都喜歡?!辈素渽菨呇b車邊告訴記者。
據了解,超宇平菇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現有大棚14座,占地約14畝,一個棚最大容量裝載3萬菌棒,14個棚年產量在100萬斤左右,日出菇5000斤左右,一斤市場價在2元上下浮動,該合作社主要種植650品種平菇。該品種具有形狀美觀、抗菌能力強、菇體緊湊具有韌性等優(yōu)點,主要是省內銷售,銷往周口萬果園超市,新鄉(xiāng)胖東來、萬德隆等地。
“我們這里的菌棒都是用玉米芯、棉渣、豆粕、麩皮裝的,是有機肥,收個六七茬還有企業(yè)來回收這些菌棒,一個大棚凈利潤有5萬左右?!苯衲?5歲的李超是超宇平菇合作社的負責人,早年在外務工,從“技術小白”到“種植能手”用了5年時間,中間也有技術不成熟導致虧損的時候,但是李超堅持種植平菇,如今技術成熟,市場穩(wěn)定,還給周邊群眾提供了40多個就業(yè)崗位,讓每個家庭年增收2萬元左右。
“我們平菇上市后人工需求大,正趕上裝袋人也不夠用。明年我想購置一套現代化設備,機械化裝袋,那樣效率高不說,人工能用在采摘平菇等更需要的地方,到時候再建造一座冷庫更能適應市場和顧客需求。”談及今后發(fā)展,李超說。
除了土樓村的平菇,高莊鄉(xiāng)培育了以史村地黃、山藥,北新莊肉兔,東池頭熱帶水果,蘇村鮮切菊,西池頭農電互補金銀花,土樓香菇,盤底莊小米、芝麻,宋莊、石井花椒,六臺山、白道、賈溝的冬桃等為代表的特色農產品。
近年來,輝縣市在推進產業(yè)富民過程中,引導農民因地制宜發(fā)展“一村一品”特色種養(yǎng)產業(yè),促進農民增收,推進鄉(xiāng)村振興。
河南省輝縣市高莊鄉(xiāng)土樓村的平菇喜獲豐收。郭冬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