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美國自詡為“民主的典范”、“自由的燈塔”、“平等的樣板”、“人權的堡壘”,并以此作為美國價值觀的核心在全球炫耀,動輒揮舞“人權”大棒打壓別國,干涉他國內政。然而,這種美國價值觀的內在虛偽性越來越清晰地暴露在世人面前。特別是美國非洲裔公民喬治·弗洛伊德被極端的種族歧視和警察暴力執(zhí)法致死后,抗議游行活動迅速席卷全美,甚至在世界多地多點爆發(fā)??棺h民眾的火與怒,深刻揭露出美國長期存在的種族歧視、貧富分化和社會撕裂,是對美國長期宣稱的所謂民主、自由、平等和人權價值“典范”的巨大諷刺。
?
“顯而易見的民主缺陷”
?
“民主”一直是美國自我標榜的價值符號,成為其用來干涉他國內政的慣用工具。然而,美國所謂的“民主”不過是“少數人享有”的政治游戲,其虛假性與虛偽性正不斷遭受來自方方面面的批評與質疑。此次弗洛伊德之死所引發(fā)的美國民眾的廣泛抗議,徹底撕掉了附在美國身上的民主“遮羞布”。
“美國的民主對黑人并不適用”。美國前總統(tǒng)奧巴馬發(fā)表聲明說,“因種族而被區(qū)別對待是數百萬美國人民悲劇性的、痛苦的、憤怒的‘常態(tài)’”,“這種事情不應該發(fā)生在2020年的美國,這是不正常的”。美國職業(yè)籃球聯(lián)賽前洛杉磯湖人隊球星卡里姆·阿布杜爾·賈巴爾長期以來投身于反種族歧視活動,在接受采訪時,賈巴爾直言不諱地指出,“美國的‘民主’對黑人并不適用”,“我們(黑人群體)在社會中永遠都是最后才被雇傭的,但卻是最先被開除的。我們對美國的刑事司法體系有著另外一種期許”。賈巴爾指出,美國日常社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在歧視黑人,這一現(xiàn)象非常普遍,如果將美國比作是一輛很棒的巴士汽車,前面幾排的座位很棒,但再往后走,最后幾排的座位就相當臟亂,這就是美國黑人的生活現(xiàn)狀。
“政治和經濟體系對社會金字塔底層的人仍存在偏見”。美國《外交政策》網站發(fā)表文章稱,“在一系列問題面前,美國需要一劑屬于自己的‘藥’”,“制度化的種族主義和不平等,富人與窮人間裂痕的不斷擴大,以及一個公然偏愛競選經費而非候選人素質的政治制度,長期以來玷污了美國的民主聲望,這些問題并非一夜之間成為現(xiàn)實的,而是世界上自稱‘最強大的民主國家’拒絕承認和真正解決其自身缺陷問題的必然結果”。莫桑比克社會學家埃利西奧·馬卡莫說,“盡管美國憲法賦予每個美國人公民身份,但其政治和經濟體系對社會金字塔底層的人仍存在偏見?!?/span>
“結構性種族主義從未成為美國總體政策論述的一部分”。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刊文指出,為什么在這個被其國歌稱為“自由之地”的民主國家中,種族不平等的現(xiàn)象如此根深蒂固?在美國霍華德大學法學教授卡爾頓·沃特豪斯看來,問題在于結構性種族主義從未成為美國總體政策論述的一部分,有關民權的法律制定被用于針對不合適的個人行為,“但這并沒有解決非洲裔美國人群體的所有問題。種族歧視和白人優(yōu)越主義讓美國成為現(xiàn)在這個樣子”。美國黑人政治評論員巴卡利·塞勒斯談及此事時不禁聲淚俱下說道:“在這個國家黑人太難了,因為你的生命不被重視”。
“美國正在給全球民主帶來負面影響”。英國《衛(wèi)報》報道,有跨國調查機構在對53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2萬人進行民意調查后發(fā)現(xiàn),多數人認為美國正在給全球民主帶來負面影響。《紐約時報》刊發(fā)文章指出,由于抗議活動和政府的應對方式,美國外交官正在為“人權”、“民主”、“法治”這些問題傷透腦筋。事實上,美國的這些陰暗面不用任何國家“幫忙”宣傳。美國警察如何跪殺黑人,有視頻記錄,全世界人民有目共睹,不然各國為何上街抗議?文章指出,相比為了挽回一點“面子”跳腳,美國最好的選擇是直面國內的種種問題。美國駐保加利亞前大使埃里克·魯賓表示,“我們一直在說我們的故事值得效仿”,“我們不得不承認,作為一個國家,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美國《外交政策》網站發(fā)表文章稱,“當美國在一系列指標——包括不平等、民眾對政府缺乏信任等——上的排名全面下行之后,英國經濟學人智庫已把美國的地位從‘完全民主國家’降級為‘有缺陷的民主國家’”,“無法糾正國內顯而易見的民主缺陷,就是辜負美國領導人在幾代人時間里一直向全世界——以及本國公民——所宣揚的民主承諾”。
?
“開始跌入反自由主義的時代”
?
縱觀美國發(fā)展史,始終伴隨著印第安人的血淚史、黑人奴隸的剝削史。在弗洛伊德事件中,46歲的弗洛伊德被警察制服倒地,即使他大喊“我不能呼吸了”,一名白人警察仍用膝蓋抵住他的脖子。事件引人反思,從奴隸貿易到弗洛伊德事件,非洲裔美國人真正獲得自由了嗎?從馬丁·路德·金發(fā)表《我有一個夢想》到幾十年后的今天,在種族歧視的枷鎖下,黑人又何談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弗洛伊德事件引發(fā)的抗議示威活動中,警察暴力鎮(zhèn)壓和平示威者、粗暴干涉打擊新聞記者,使美國“開始跌入反自由主義的時代”。
“我不能呼吸”是對生命的乞求。尼日利亞《先鋒報》在一篇題為《“我不能呼吸”是對生命的乞求》的文章中寫道,美國街頭的抗議者們心中有太多的疑問。這種情況還要持續(xù)多久、非洲裔美國人何時才不必擔憂在街頭被射殺、“我不能呼吸”這種錐心呼喊何時才能成為過往,歸根結底,是他們對一個種族優(yōu)越于另一個種族的制度感到失望和憤怒?!度A盛頓郵報》刊發(fā)文章表示,“抗議和憤怒在美國十幾個城市爆發(fā),不僅是因為一個白人警察殺死了一名黑人,更是因為這一事件只是許多此類頻繁發(fā)生的非人性事件之一。它讓人想起許多非洲裔美國人被剝奪了生活的權利。他們的生命很廉價,隨時隨地都可能被一個身著制服的持槍男子干掉”。南非執(zhí)政黨非洲人國民大會發(fā)表聲明稱,美國警察針對非洲裔公民的暴力執(zhí)法行為越來越普遍,這充分說明美國社會將少數族裔的生命價值擺在相當低的位置。英國《衛(wèi)報》發(fā)表文章指出,一句“我不能呼吸”表達的,不僅是被奪走了自由、人權或者尊嚴,它表達的是:你正在奪走我呼吸的權利。這句話說出來的是人性價值的毀滅。當弗洛伊德說出“我不能呼吸”,而警察還是死死壓住了他的喉嚨,這個瞬間等于宣布:人命在這個國家不值錢。
驅趕和平示威者“在道義上一無是處”。三位聯(lián)合國人權專家發(fā)表聲明,譴責美國對弗洛伊德之死引發(fā)的大規(guī)模和平抗議的暴力鎮(zhèn)壓。他們表示,使用催淚彈并毆打和平示威者并不能使他們沉默,而只是再次表明了在美國進行警務改革和開展爭取種族正義的斗爭的緊迫性。聯(lián)合國反恐和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菲奧諾拉·妮·奧蘭指出,美國政府“對恐怖主義指控的隨意使用,削弱了美國國內的合法抗議活動,抑制了言論自由”。曾任美國駐阿富汗部隊最高指揮官、北約最高軍事長官的約翰·艾倫發(fā)出警告稱,調動軍隊鎮(zhèn)壓抗議活動的行為將讓美國進入“反自由主義的時代”,“它可能意味著美國民主實驗終結的開端”。美國《國會山》日報網站在報道中指出,在騷亂形勢下,政府誓言要派軍隊進入不能控制局勢的城市,這正在使暴力升級,而不是試圖消除恐懼和怒火。退役海軍上將威廉·麥克雷文說,驅趕和平示威者的決定“在道義上一無是處”。
對新聞記者的打擊是“對新聞自由的威脅”。聯(lián)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發(fā)表聲明說,在示威游行中多名記者遭到攻擊或被捕,盡管他們清晰地表明了身份,對于一直宣稱言論自由和媒體自由的美國,“這令人震驚”。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報道,在喬治·弗洛伊德遭警察暴力執(zhí)法后死亡事件引發(fā)的全美抗議活動中,媒體記者成為連帶受害者,從洛杉磯到明尼阿波利斯,再到華盛頓和肯塔基,全美各地出現(xiàn)了襲擊和逮捕新聞記者的場面。據“美國新聞自由追蹤系統(tǒng)”網站6月初的統(tǒng)計,抗議活動爆發(fā)以來至少發(fā)生了300多次侵犯新聞自由的事件。該組織負責人柯斯汀·麥庫登表示,“這在范圍和規(guī)模上都是史無前例的”,這是一個分水嶺,是對新聞自由的威脅。美國《外交政策》網站發(fā)表文章稱:“作為曾經受到尊敬的機構,媒體陷入了在現(xiàn)實世界中兩面受敵的境地,存在被逮捕和受攻擊的風險?!贬槍τ浾呃R爾無故被捕事件,《今日美國》出品人馬里貝爾·沃茲沃思表示:執(zhí)法機構阻止新聞記者報道違反憲法,新聞記者在事件現(xiàn)場記錄新聞、報道發(fā)生的事情,這是記者的權利?!皩τ浾叩倪@些攻擊絕對是無法接受的,必須予以制止”。
“美國總標榜自己是‘自由的燈塔’,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加納總統(tǒng)阿庫?!⒍喟l(fā)表聲明稱,全世界黑人對美國白人警察殺死手無寸鐵的喬治·弗洛伊德感到震驚和憂心,悲劇的重現(xiàn)讓人痛徹心扉,也提醒我們直面丑陋的現(xiàn)實。土耳其哈切特佩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穆拉特·恩索伊表示,美國總標榜自己是“自由的燈塔”,然而事實并非如此,騷亂和抗疫不力都破壞了美國的國際聲望。尼日利亞奧巴費米·阿沃羅沃大學教授阿拉德·法沃萊撰文指出,美國人正被迫接受赤裸裸的現(xiàn)實,即他們自己的偽善,長期以來他們重復著令人震驚的謊言,掩蓋著他們黑暗面的虛假陳述。這些謊言是什么?最常見的有:妄想的偉大、美國獨一無二的神話、偉大的民主國家、全球民主的捍衛(wèi)者、人權和自由的典型堡壘、名副其實的機會平等之地、人人生而平等,等等。然而,喬治·弗洛伊德被極端的種族偏見和警察暴行公開謀殺后,這些神話就在一片煙霧中引人注目地破滅了。
?
“不平等問題滲透進了社會的方方面面”
?
弗洛伊德之死所引發(fā)的廣泛游行示威活動,不僅是對美國長期存在的種族不平等問題的深刻抗議,更是對種族不平等背后更加普遍的社會不平等問題表達的集中不滿。不平等問題已經深深滲透到美國社會的方方面面,成為影響美國社會發(fā)展最深層次的內在結構性矛盾。
“黑人的命也是命”凸顯“不公與歧視根深蒂固”。聯(lián)合國種族主義問題特別報告員滕達伊·阿丘梅指出,對于非洲裔美國人來說,美國的法律體系已經無法解決種族不公與歧視。這種不公與歧視已經根深蒂固,甚至于在當下的抗議浪潮中,警察濫殺黑人的事件仍在發(fā)生。伊朗外長扎里夫表示,“有些人不把非洲裔的命當命”,國際社會早就該對這樣的種族歧視宣戰(zhàn)——現(xiàn)在是時候在全球發(fā)起反種族歧視的戰(zhàn)爭了。古巴科學院政治學者埃斯特萬·莫拉萊斯表示,美國的種族問題一直未得到解決,美國少數族裔、非洲裔、西班牙裔等不斷遭受霸凌。芝加哥“黑人的命也是命”民權運動組織者科菲·艾德莫拉表示,“在美國,從來不存在真正的正義。非洲裔美國人受到的持續(xù)傷害從未得到修復。這一次出現(xiàn)爆發(fā),因為我們正處于疫情中,非洲裔群體再一次成為主要的受害對象,因為種族問題、集中貧窮問題、缺乏食物和醫(yī)療保障,影響了我們的基本健康狀況,我們也被排除在正常經濟之外”。
抗議活動是“人們對社會不平等的憤怒”。聯(lián)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發(fā)表聲明說,此次美國數百個城市爆發(fā)抗議活動的背后是深深的不滿,是人們對社會不平等的憤怒。巴切萊特指出,美國民眾的失望和不滿情緒源自發(fā)展不均衡帶來的社會割裂,普通百姓在經濟和社會層面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而這與美國長期在基本人權保障方面的不作為分不開。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埃默里大學教授珀爾·道認為,“警察問題、不平等問題、系統(tǒng)性歧視問題滲透進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全美少數族裔都感同身受,并真的渴望改變,這才是為何此次抗議活動持續(xù)如此之久的原因。種族前進組織主席格倫·哈里斯表示,這樣系統(tǒng)性的種族主義——“有時被稱為結構性種族主義或體制性種族主義”,是指“在文化、政策和體制的復雜作用下,導致了現(xiàn)在生活中所看到的結果”。他說,系統(tǒng)性種族主義導致了很多方面的不平等,包括財富、健康、刑事處罰、司法、就業(yè)、住房、政治參與度和教育。
不平等問題的根源在于“經濟不平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在他的新書《美國真相》中警告,“美國正逐步演變?yōu)橐粋€1%的國家,即美國的經濟和政治都只為最頂層的1%的人而存在,也被那1%的人所操縱”,“自2000年以來,美國社會不平等問題日益加劇,其嚴峻形勢已經到了間不容發(fā)的地步”。斯蒂格利茨在該書的線上發(fā)布會上說,美國已經成為一個滿是窮人的富國,一個巨大的鴻溝正橫亙在上層階級與其他階級之間。如今,美國頂層社會的大多數財富都源于某種程度的剝削,比如,由市場勢力造成的壟斷,將財富從金字塔底部抽走,轉移到了頂部?!艾F(xiàn)在來看,國家前進的方向并不是有利于大多數民眾的方向?!薄督袢彰绹房闹赋?,由于數百年種族歧視和長期奴隸制的影響,非洲裔美國人長期遭受不平等待遇,這導致他們很難出人頭地。文章指出,黑人不僅失業(yè)率高于平均水平,而且往往被排除在高薪工作之外,這造成了種族之間的收入嚴重不平等;黑人家庭收入落后于其他種族;非洲裔美國人房屋擁有率也較低;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非洲裔美國人的幾率是白人的兩倍。
“弗洛伊德之死撕掉了美國社會看似美麗的面紗”。美國布法羅大學種族問題專家亨利·泰勒指出,弗洛伊德之死撕掉了美國社會看似美麗的面紗,讓人們看到美國社會框架下真實社會的形象,讓年輕人看清這樣的不人道的事件之間的聯(lián)系。尼日利亞奧巴費米·阿沃羅沃大學教授阿拉德·法沃萊稱,美國不是一個機會平等的社會,而是一個只對白人公平的狂熱種族主義的社會,充斥著白人特權、結構性和系統(tǒng)性的不平等,以及對其他種族和少數民族的不平等,而這正是弗洛伊德被謀殺后大規(guī)??棺h活動所揭示出來的。美國世界政治評論網站刊登題為《美國身陷危機是因為它不愿面對本國嚴重的種族分裂》的文章稱,這是一場收入、財富、健康、壽命、機會、代表權以及最近疫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明顯持續(xù)不平等的危機,而這一切都與種族密切相關。目前攪亂美國的這場危機從本質上講是一場美國危機。
?
“美國人權系統(tǒng)性問題積累已久”
?
美國長期以“人權衛(wèi)士”自居,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是世界人權的樣板,甚至壟斷對“人權”問題的解釋權話語權,并據此攻擊他國,以人權之名行霸權之實。但實際上,美國存在著嚴重的人權問題,如種族歧視、宗教歧視、槍支暴力犯罪泛濫等。美國非洲裔男子弗洛伊德遭警察暴力執(zhí)法死亡,舉世嘩然,聯(lián)合國人權理事會專門舉行“緊急辯論”,并于6月19日通過決議,對弗洛伊德死亡事件表示“強烈譴責”?!叭藱嘟處煚敗弊稀叭藱啾桓嫦保ヂ逡恋轮缽囊粋€側面深刻反映出美國社會自身人權領域存在的嚴重系統(tǒng)性問題,集中折射出美國人權問題上的意識形態(tài)“雙標”,系統(tǒng)凸顯出“美式人權”的內在根本性危機。
“抗議揭露了美國社會長達幾個世紀深深的潰爛裂痕”。美國有色人種協(xié)進會會員威廉·巴伯二世表示,“種族主義導致的死亡”從美國建國之初就已經存在,“這是一個傷痕,好幾個世紀以來,帶來了難以言說的痛苦”。美國羅德學院黑人社會問題研究教授洛尼斯表示,全美爆發(fā)的游行,不是因為一個警察用膝蓋壓住一個黑人的脖子,而是很多美國機構從美國建國之初開始,就用膝蓋壓住黑人群體的脖子。土耳其常駐聯(lián)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薩迪克·阿斯蘭表示,弗洛伊德的悲慘死亡引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抗議,反對種族主義和系統(tǒng)性種族歧視越演越烈,抗議揭露了美國社會長達幾個世紀深深的潰爛裂痕。美國羅格斯大學安全、種族和權益中心主任薩哈·阿齊茲認為,深埋在美國社會的憤怒已經存在數十年,2014年“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出現(xiàn)時,人們曾經天真地以為會出現(xiàn)明顯的改變,但是2020年看到喬治·弗洛伊德被“鎖喉”的視頻時,大家意識到改變微乎其微。
弗洛伊德事件“在美國幾乎是一種常態(tài)”。俄羅斯外交部發(fā)表聲明稱,此次美國白人警察粗暴執(zhí)法導致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死亡,遠非美國執(zhí)法部門暴力執(zhí)法唯一行為,是美國警察經常犯下的錯誤之一,美國人權系統(tǒng)性問題積累已久。據《華盛頓郵報》等多家媒體統(tǒng)計,在美國,非洲裔被警察槍擊殺害的概率是白人的3倍。埃塞俄比亞《首都報》發(fā)表評論文章稱,弗洛伊德事件并不是什么聞所未聞的事件。令人難過的是,這在美國幾乎是一種常態(tài)。文章稱,此事就像一把滾燙的尖刀刺透了每一位非洲裔人士的肉體、靈魂和尊嚴。國際危機組織發(fā)表聲明,詳細描述了弗洛伊德被殺后的和平抗議、警察暴行和政治反應,將這場“動蕩”形容為一場“充分顯示出美國政治分歧”的危機,“表明美國政府正與本國人民發(fā)生武裝沖突”。
“華盛頓應該拋棄在人權問題上假裝圣潔的雙重標準”。俄羅斯外交部發(fā)言人扎哈羅娃說:“從2020年5月底到6月初,美國已經失去了對這個星球上任何國家和組織發(fā)表關于人權問題評論的權利,目前,他們已無權對別國指手畫腳。美國于2018年退出了聯(lián)合國人權理事會的行為表明,他們顯然了解自己國家內部出現(xiàn)的人權問題。”英國《獨立報》網站發(fā)表評論稱,美國總是把人權掛在嘴邊,卻忽視自己的人權義務,對人民生命公然漠視。美國知名政治網站“Politico”刊文指出,如果當下的美國是“其他國家”,美國的外交官可以演出非常熟悉的劇本,比如對這個國家的動亂表達關切、聲稱政府應該允許和平示威、敦促安全部隊保持克制、譴責警察襲擊記者,等等。然而,當這個“其他國家”變成美國時,劇本就徹底被顛覆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直言道,美國這是在“雙標”,對其他國家的抗議活動,白宮認為是一道美麗風景線,不能對其動用武力傷害他們;如今輪到美國自己就變成了“暴徒”,可以直接開槍擊斃,外界將看到的是美國政治和社會可能會更加分裂?!叭A盛頓應該拋棄在人權問題上假裝圣潔的雙重標準”,美國“市場觀察”網以此為題評論說,美國一直習慣于拿人權說教別人,然而近日反種族歧視和警察暴力的大規(guī)模街頭抗議,扇了自視為“全球監(jiān)護人”的美國一巴掌。
“是時候輪到美國接受類似的審查和裁決了”。美國知名政治網站“Politico”發(fā)表社論,列舉了美國近年來一系列屢遭國際關注和批評的人權問題、分裂問題等,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越來越被視為一個需要幫助的脆弱國家,在人權問題上,國際活動人士、團體和機構越來越把美國視為惡棍”。美國民權聯(lián)盟致函聯(lián)合國人權理事會,要求對美國警察在抗議活動中的暴力應對行為進行調查。該組織人權事務主任賈米爾·達克瓦爾表示,美國經常會對其他國家提出審查和裁決,現(xiàn)在是時候輪到美國接受類似的審查和裁決了。他還指出,美國各群體都呼吁領導者叫停警方的暴力執(zhí)法行為,結束結構性種族主義,聯(lián)合國必須支持美國國內要求,追究美國侵犯人權的責任。54個非洲國家聯(lián)手向聯(lián)合國人權理事會提交決議草案,請求聯(lián)合國介入調查美國及其他國家對非洲裔族群的系統(tǒng)性種族歧視、警察暴力執(zhí)法等問題。6月17日至18日,聯(lián)合國人權理事會首次舉行有關種族主義的“緊急辯論”,與會很多代表認為,弗洛伊德之死沖擊了人們的道德認知底線,引發(fā)了廣泛的恐懼、擔憂和憤怒,美國的種族歧視和濫用私刑等問題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聯(lián)合國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呼吁美國立即進行結構性改革,結束種族歧視,并遵守《消除一切形式的種族歧視國際公約》規(guī)定的義務。正如美國前總統(tǒng)布什所指出的:“現(xiàn)在,美國該反思自己悲劇性的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