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指導桃樹管理技術
圖為專家在指導木瓜樹生長情況
本網訊 (記者 魏成柱 通訊員 何連鋒)
該技術采用中醫(yī)辯證施治理論,根據果樹生長情況,依勢定法,分為旺樹、虛旺樹、壯樹、弱樹、衰弱樹,采用拿枝軟化、轉枝造傷、分道環(huán)切、抑頂促萌等八項控冠技術,以及氨基酸涂干、生草制,把所有枝條都變?yōu)榻Y果壯枝,從而達到早產、高產、生態(tài)、易管理的理想效果。該技術主要是培養(yǎng)主干型果樹,管理簡單、易學易懂,只要前三年管理到位,今后基本不用管理,(每人可管理25畝蘋果)從而實現(xiàn)不清耕、基本不打藥、基本不澆水、不施化肥,畝產8000—10000斤(若加施生物有機肥可畝產優(yōu)質果20000斤以上)。
目前,該技術已落戶范縣,涉及面積160余畝,去年新種的桃樹、木瓜樹,今年已能掛果,經專家劉全保估算,桃樹畝產在2000—3000斤。該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將會掀起果樹種植業(yè)的一場大革命,為有效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積極的貢獻。